多脊蟳,新种

Charybdis multicostata   Yang et Chen
   

  8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描述 头胸甲隆起,表面密布短毛,分区清晰,除末齿外,前侧齿基部附近的头胸甲表面具颗粒;额区具1对短而弯的颗粒隆脊,侧胃、中胃、后胃以及前鳃区,也各有长短不等的颗粒隆脊,中胃脊中部间断,后胃脊与前鳃脊被颈沟间断;头胸甲后部心区有1对颗粒隆脊,中鳃区共有4对颗粒隆脊。额分6齿,居中4齿大小相近,钝刺状,中央齿位置较低,突出略超过第1侧齿,第1侧齿与第2侧齿间距较宽,缺刻很深,第2侧齿最窄。眼窝不十分隆起,背缘具2缝,背眼窝齿宽于额齿,呈钝三角形;腹眼窝缘具1缝,内角钝。前侧缘具6齿:第1—第5齿大小递增,末齿最小,第1、第2齿末端圆钝,第3—第5齿各齿前缘多少内凹,后缘拱曲,末端尖锐;末齿刺形,不突出。后侧缘显著向后汇拢,与后缘相交呈曲线形,后缘与后侧缘均具颗粒隆脊。
第2触角基节表面密具细颗粒及刚毛,具短而低平的颗粒隆脊。第3颚足表面具绒毛,长节外末角强烈向外突出。
螯足粗壮,不等称,左螯大于右螯,表面光滑;长节前缘具3刺,刺间及背面近端具大颗粒,末缘及后缘无装饰。腕节表面光滑,内末角具1壮刺,外侧面具3小刺。掌节表面光滑,共具6条隆脊,内侧面、外侧面隆脊清晰,但背面的隆脊有时不清晰;背面具5刺,与腕相交处1枚小而钝,中部2刺的基部具颗粒隆脊;指节具沟,可动指长于掌部。
游泳足长节背面2纵沟覆有绒毛,后末角具1刺;前节后缘锯齿状。雌性腹部椭圆形,第6节近半圆形,尾节圆三角形。

大小
生境信息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 本种最相似于C.(C)natator(Herbst)、C.(C)granulata de Haan及C.(C)beauforti 1eene et Buitendijk,1949。他们相似处在于,除C.(C)natator缺额脊外,头胸甲前半部各区均具颗粒脊;头胸甲后半部心区、中鳃区具隆脊;中央额齿不明显突出超过第2侧齿;末前侧短或近等于前面各齿。但C(C)natator、C.(C)granu1ata及C.(C)beauforti螯足掌节表面具颗粒,腹面鳞形,而新种多脊蟳的螯足,包括掌节表面是光滑的,掌节腹面无鳞形刻痕。此外,新种多脊蟳头胸甲中鳃区具4对隆脊,多于上述3种。

标本信息

标本采集地 模式标本 1♀(BNHMJ204—124),广东硇洲岛,1987.Ⅺ.27。标本颜色 酒精浸泡标本背面红棕色,颗粒及隆脊红色,螯足棕红色;腹面淡蓝色,杂有淡红色及白色斑块。